

商戶王鳳仙與城管隊員開心地聊天兒。
11月10日清晨,天剛蒙蒙亮,東城區(qū)南海街與德星路交會處道牙兩側(cè)的“潮汐”早市已經(jīng)熱鬧起來,此起彼伏的叫賣聲打破了城市的寧靜,聚攏起溫暖的“煙火氣”。
“潮汐”早市這個清晨“限定版”,盡管每天8時就收市了,但它以最直接的方式方便了菜農(nóng)和市民,成了居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為了解決賣菜難和買菜難的城市管理痛點,東城區(qū)綜合執(zhí)法局在南海街與德星路交會處設(shè)置了80余個攤位,采取“潮汐”管理的方式,打開了城市治理的新思路。
“剛拔的蘿卜,可新鮮啦!”循著叫賣聲,記者找到了“潮汐”早市上的老商戶王鳳仙大媽。只見她戴著手套,正在清理蘿卜上的泥,手套上沾著泥水。
“我家在附近大張社區(qū),離這里不太遠,經(jīng)常早上5點就騎車到這里賣新鮮蔬菜,可方便了。”王鳳仙指著濕漉漉的鞋子說,“這兩天蘿卜長勢很好,我一早就下地拔蘿卜了,你看鞋子還濕著。”
“以前沒有固定的攤位,只能邊走邊賣‘打游擊’。”王鳳仙說,“現(xiàn)在有了這個‘潮汐’早市,既沒有攤位費,衛(wèi)生又搞得好,咋能讓大家不說好呢?”
在旁邊賣玉米的郭秀梅,正低著頭剝玉米皮。她細心地將玉米皮裝進一個布袋里,攤位周邊干干凈凈。
“自家種的玉米,軟糯香甜。”看到有顧客,郭秀梅熱情地介紹著。隨著叫賣聲,不斷有顧客“涌”來,讓郭秀梅有些應(yīng)接不暇。
忙碌著,幸福著……小小的攤位,給了他們穩(wěn)定的售賣場地,生活也更有奔頭。
一眼望去,“潮汐”早市上幾十個攤位整齊排列在路邊。維護市容秩序,提供溫情服務(wù),東城區(qū)綜合執(zhí)法局的城管隊員也值守在這里。
規(guī)范、有序、熱鬧成了“潮汐”早市的代名詞,“趕潮”成為大家口中的熱詞。清晨,附近不少市民走上街頭,來到家門口的“潮汐”早市,挑選新鮮的瓜果蔬菜。
“我經(jīng)常來這里買菜,特別方便,蔬菜很新鮮,價格也合適!”市民閆玉山對“潮汐”早市贊不絕口。
“我們上班順路就能買到新鮮蔬菜,真方便!”市民劉海龍說,這個“潮汐”早市給附近居民提供了方便。
時光在此起彼伏的叫賣聲中悄然而逝“。收市啦!”8時許,城管隊員溫馨提醒道,商戶們也開始陸續(xù)收攤。
此刻,王鳳仙車上的蘿卜基本賣完了。她蹲下身子撿拾著攤位前的垃圾,然后騎上車準備回家,熱鬧的街道安靜了下來。
明天,他們還會繼續(xù)“趕潮”……(張錚 李嘉寧 呂科)